大江奔流·口述|清漂工雷敏:以前总向长江索取,该回报她了-中工财经-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财经

产经

大江奔流·口述|清漂工雷敏:以前总向长江索取,该回报她了

2018-08-12 14:51:29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大江奔流·口述|清漂工雷敏:以前总向长江索取,该回报她了

  【编者按】

  一江碧水,总要有人来守护。

  雷敏和陈雪莲夫妇是众多守护者的一员。他们的小船每日游走在长江长寿段20.9公里的河道上:雷敏开船,陈雪莲清漂。

  前半辈子,雷敏一直在向长江索取:出生在渔夫家庭的他从小跟着父亲打渔。娶妻后,妻子也加入到打渔的行列。

  2008年,雷敏夫妇俩受雇长寿区市政设施和环境卫生管理处,成为清漂工,也完成了角色转变。

  看着一年一年逐渐变少的江面垃圾,雷敏夫妇感到很欣慰。

  7月27日,48岁的雷敏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讲述了他的故事,他说如果江面上的垃圾少到解雇他,他一定不会失落。

  雷敏夫妇在清理消落带边上的垃圾。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图

  曾在长江里网到中华鲟

  我是喝长江水长大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父亲是个渔民,我从小在船上长大。游泳、打渔,那是从小就会的事情。

  小时候打渔,更多是觉得好玩。长大后,这就是我谋生的职业了。打渔辛苦就不说了,干哪样活不辛苦呢?但还是挣钱,跟去外面打工挣得差不多,还不用东奔西跑。

  长江的鱼很多,打渔的人也不少。多的时候,江面上有30多艘大大小小的船,排起轮子(排队)打渔,反正一年到头都在打渔,马上过年了,我们也在打,总感觉江里有捞不完的鱼。我还跑到过上游的渝北区洛碛镇、下游的涪陵区去打过渔,当然,现在划了界,已经不行了。

  1992年,我跟雪莲结婚。她以前不是打渔的,结婚之后就跟着我一起打渔。我俩都没啥文化,说啥都不能让孩子以后也靠打渔为生,我们挣钱供他上学,孩子也比较懂事,2011年考上西安科技大学,现在在北京上班。

  我记得大约在1994年,我们从江里捞上来过一条中华鲟,足足有70斤重。当时就给渔政部门报告,他们还奖励我200块钱。1994年的200块,那可不得了!

  那个时候,长江的客船要比现在多多了,以前交通不发达嘛,丰都、云阳、万州都要靠水路。过的人多了,水里的垃圾也多,有时候一网下去,鱼没捞到几条,净是一些垃圾。以前没啥环保意识的,这边把鱼捡捡,那边就把垃圾再扔下去,很少放在船上统一扔到垃圾站,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反正垃圾都是顺着漂到下游,让那边的人去处理吧。

  雷敏和妻子陈雪莲,儿子在北京工作,只有过年才回家。

  亲身感触:江上的垃圾越来越少

  后来,国家设置了禁渔期,几个月不准打渔。我们就去打点零工,挣点小钱。

  2008年是个转折点。我们夫妻俩跟环卫所签了合同,清理长江江面上漂浮的垃圾、树枝这些。当时和我们一批签合同的还有14家,以前也都是打渔的。

  我们干一天是400块钱,包干,船啊、油啊都是自己出,除去成本,挣不了多少钱。

  夏天天气热,我们早上6点半开始上船,把水里的垃圾捡一捡,弄到10点半或者11点的样子收工;下午4点钟再出来,弄到七八点钟天黑的时候回家。天气凉快点,早上就不用出来那么早了。

  我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清漂,打渔的时间很零碎,一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清漂,其他时间也不是总在打渔,毕竟有些时间打不了。说实话,现在清漂挣的钱,比起之前全年打渔,还是差不少,但是我觉得还是有意义。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靠着长江生存,可以说长江养活了我们,以前总是一直索取,也该是回报她的时候了。

  刚开始那几年,垃圾还是多。我之前那条船,长10.8米,一船可以装2吨的垃圾。我们每天要清理3-4船的量,也就是六七吨。这几年垃圾慢慢少了,现在一天差不多也就一船的量,少的时候就半船。

  去年,环卫所买了两艘大型的自动清漂船,到我们小船去不了的地方清漂。那两艘船一船可以装30吨垃圾,听他们说最开始的时候一天可以清3-4船的垃圾,现在少了很多。

  现在的人,素质提高了,国家也很重视保护长江,这真是造福子孙的事。我前几天还跟雪莲在说,这个样子下去,过不了几年,我们就该失业了,得想想干点啥挣养老钱了。

  不过,要是真有那一天,我也不会失落。谁不想有个干净的长江呢?

  雷敏夫妇在清理江上的漂浮物。

编辑:陈思南

财图

IT

财知道

房产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