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双11背后的“消费坑”-中工财经-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财经

消费

警惕双11背后的“消费坑”

2020-11-07 08:45:53  来源:重庆日报

  近日,一电商平台发布公告,将退出“鼓吹过度消费、为销售数字狂欢”的双11。实际上,复杂的优惠规则已成为近年来各大电商双11的标配。从红包、津贴、优惠券、定金,再到盖楼和养猫,玩法推陈出新。虽然,电商平台均表示将简化玩法,但仍有用户表示难以摸清规则。

  在很多“剁手党”的印象里,想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只需到双11当天直接下单就可以。但如今,这种直接的打折方式已经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复杂的促销方式。比如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预付券等。的确,适时改变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新鲜感。但是,部分商家打着预售的幌子,设置了很多陷阱,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圈套。

  不难看出,无论是满减红包、预付现金,还是消费返现,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预售。也就是说,消费者必须支付定金,到双11才能享受优惠。比如一款预售“满599元减100元券”的产品,需要先支付9.9元,表面上看很划算,实际却有很多限制。据相关部门调查,不良商家的预售模式“坑”主要显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坑是“限制合并坑”,就是指预售的商品到时必须单独购买,无法合并订单,而单一商品数量根本达不到优惠底线,多买又不合算。第二个坑是“限制同款坑”,就是到最后消费者才知道这个优惠只支持同色同尺寸同款式,其实就是在诱导消费者上当。第三个坑是“限制人数坑”,就是所谓的优惠限制人数,但过程不透明,消费者到最后自然不在优惠之列。

  纵观这些年的双11,规则愈来越复杂,活动时间也不断加长。表面上看,似乎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计算和选择余地,实则耗费了消费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面对复杂的网购规则,一方面要尽量选择正规的、成规模的、信誉度高的交易平台;另一方面,也要在交易过程中注意存证,尽量保存好聊天记录、宣传介绍截图、消费凭证等维权依据,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当然,作为监管部门,也要积极履行监督责任,对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增加违规成本,倒逼平台和商户走上正轨。

  其实,消费者的需求很简单,那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省时、省力、省钱、省心。如果平台和商家能够坚持诚信为本、不断简化规则,真正让利于消费者,双11背后的“消费坑”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编辑:张秋晨

财图

观察

专题

消费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