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方位部署,提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六大任务。 [详情]
尽管外部环境风云变幻,但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正在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行进。[详情]
要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详情]
关于房地产市场方面,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总体来看,房地产政策更强调“稳”,进一步明确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因城施策提法的重申,有助于后续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微调,但必须确保是在“稳”的前提下。各地对调控不能松懈,对于趁势涨价、干扰市场秩序的交易行为,都要进行监管,促使房地产市场和预期在稳定的通道之中。 [详情]
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与前期定调保持一致,应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以应对和缓冲,同时,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加以配合,货币政策应松紧适度,避免给人民币汇率和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经济体制改革直接影响政策调控成效、经济发展成效。资本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这些内容在年初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就有谈到,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对此做了再部署。[详情]
面对依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明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必须以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有效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
从宏观政策的角度,强调“逆周期调节”能够帮助我们在全球经济下行等不利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经济稳定的增长。[详情]
货币政策目的在于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意味着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做一些降准动作,同时也有一定降息空间,但主要是通过LPR联动来实现。此外,会议提及社会融资总量要与信贷、民营经济增速相匹配,意味着至少让广义货币增速追上民营经济产出,此方面可能会出台一些流动性释放动作,同时匹配提法也决定调整基调相对温和。[详情]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方位部署,提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六大任务。
“小康”,这个词在中国人心中意味着丰裕富足,传递着对幸福的向往,更有着历久弥新的魅力。从摆脱贫困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代又一代人为这个执着的梦想奋斗了太久。站在2019年的末尾,面向即将来到的2020年,会议发出“圆满收官”的动员令,更提示着人们,今天,梦想已经触手可及。
在工作中,我们形成一些重要认识: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