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麓有个“富美乡村” - 财经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海南堑对村从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打卡地”——

五指山麓有个“富美乡村”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1-04 07:29

  原标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五指山麓有个“富美乡村”

  有“天然别墅”之称的海南五指山,如今依然温暖如春。傍晚,五指山北麓的一个小村落里,村民们摇着捕虾小船往渡口赶,他们载着丰收的喜悦从烟雾缭绕的山间水面缓缓而来,让这个原本就美如画的地方更加醉人。

  这个小村落名叫堑对村,是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的一个小山村。过去,这里是有名的贫困村,如今是令人羡慕的美丽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贫困村

  “春夏的草原,秋冬的海”,是堑对村的生动写照。堑对村村前有大约2000亩的库湾,在秋冬会蓄满水,犹如一片大海,渔民可以捕捞小鱼小虾;在春夏季节,大水退去,一片碧绿,就像一片草原。

  然而,村民在这片区域很难种植庄稼。过去,村民们以割橡胶为主要收入,到了秋冬就到库湾捕点鱼虾过活。村民们住着由泥巴和草构筑的矮房,早已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村里的环境更是脏乱差。

  “过去,连接村子与外界的,只有一段两米宽的老桥,经常被淹没。一旦淹没了,这里就成了孤岛。大家很少出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说起过去村里的情况,村民陈深隆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一家人住在老房子,靠天吃饭,难以外出,农产品也很难卖出去。全家劳作一个月,收入才两三百元。

  “十三五”期间,该村成为琼中整村推进贫困村,全村有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73户1121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40%,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268人。

  扶贫工作队发力脱贫攻坚

  变化,从2015年开始。那一年,堑对村成为海南省委办公厅和琼中县委政策研究室省县两级帮扶单位。

  “首先要解决的,是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海南省委办公厅派驻琼中县和平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堑对村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符瑜智告诉记者,他们紧抓堑对村连接外界的“一桥一路”建设,协调省直相关部门完成和平大桥、槟榔园村至万宁新中农场乡村公路等项目建设。2017年3月,和平大桥通车。2018年7月,槟榔园村至万宁新中农场乡村公路通车。

  路通了还不够,还要积极扶能扶智。扶贫干部整合各类媒介资源,对贫困群众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训,组织贫困群众参加脱贫致富电视夜校194期。他们还定期在各村小组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持续开展各类评选表彰,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脱贫攻坚发展。

  扶贫队还带领村民,聚焦产业发展短板抓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堑对村成立了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壮大黄牛、黑山羊产业,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达35.9万元。

  2016年,堑对村实现整村脱贫退出;2017年,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77元;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超过19000元……

  2016年以来,该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级五星级美丽乡村等多项荣誉。2020年,该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建“富美乡村”

  脱贫后村民如何继续增加收入,村庄如何建得更美?驻村干部以促农增收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整合利用省、县各级专项扶贫资金3000多万元,完善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

  近年来,堑对村按照“农旅结合、以旅兴农”的思路,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对全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如今,该村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一村一景一特色”,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打下了基础,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村民们端起了特色产业和乡村生态游的“金饭碗”。

  谈到村子未来的发展,符瑜智说,他们准备投入455.7万元打造槟榔园村,目前已制定完成建设方案的讨论稿。

  扶贫队还将以堑对村为核心打造融食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生态旅游线路,开发地质公园,建设地质科普馆、优质地质矿泉水厂等,打造乘坡河谷石臼群旅游景点等形成“镇、村、场、景”四位一体的整体开发模式。(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责任编辑:杨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