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武海玉劳模创新工作室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武海玉劳模创新工作室

“双实”促“双培”“三创”保“三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油电能武海玉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2年,现有成员32人,其中有9名高级工程师、6名工程师、8名高级技师、9名技师。主要承担中油电能公司火力发电厂电控专业技能培训、生产难题攻关与新技术推广应用等任务。工作室先后被授予大庆油田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能源化学系统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铁人学院现场教学基地”。武海玉本人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大庆油田十大杰出青年”、“中油集团技能专家”等荣誉称号。

  工作室自组建以来,牢牢把握“提升员工技能的练兵场、培育岗位创新的孵化器、激发班组活力的干细胞、弘扬劳模精神的样板间”这一功能定位,通过建机制、立项目、强攻关,实现了技能培训常态化、技术攻关课题化、岗位创效多元化、成果命名人性化,成为员工技能培训和作风培养的“双培示范基地”。

  一、打造人才培养的造血干细胞

  武海玉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实用、实训”为原则,坚持自己设计、自我建设,让备件变成课件、把现场搬回课堂,创新性地搭建起了综合控保、典型回路、电机检修、高压试验、电控诊断和技能提升“六位一体”的实用实训与攻关创效平台。员工足不出班,就能完成电控各专业、各等级以及各类个性化的技能训练和仿真操作。让技术骨干从“一岗精”向“二岗通、三岗懂”转变,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员工进行跨专业培训学习,努力培养电控检修的多面手。几年来,工作室共进行了技能实训210场次、理论培训175场次,技能培训累计3900多人次。培养出高级技师4人,技师12人,助理技师5人。现在有2个检修专业工作经历的技术骨干达到87人,占总人数52.2%,先后有35人到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科威特等国进行电站保运维护,为中油电能外拓市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员保证。

  二、打造创新创效的高产试验田

  武海玉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推进“三创”活动,坚持“问题的出现就是改进的开始,重复的故障就是攻关的方向”创新理念和“小、实、活、新”的活动思路。他们鼓励职工从解决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难题入手,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他们尊重首创精神,开展“成果命名”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小崔布袋” “宏吉挡片”“刘源短路板”“春辉逻辑”等命名成果共27项,给员工带来荣誉感,为企业带来安全和效益。目前,工作室共完成132项创新成果,其中,26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8项成果获全国优秀质量科技成果奖,8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高压电动机定子线圈加固技术改进》在大庆油田推广应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多元。

  三、打造作风培养的铁人品牌样板间

  武海玉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组织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攻关,还注重引导员工以劳模为榜样,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实现劳模由一花独放到香飘满园,由单打独斗到集群优势,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工作室先后获得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中石油标杆班组”、“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全国班组文化建设十强”、“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等荣誉称号。2018年8月武海玉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铁人学院现场教学基地,成为宣传和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劳模精神的新阵地。

  2020年2月,热电一公司2号机200MW发电机运行中发生定子接地故障跳闸,面对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头和发电供热高峰期,工作室技术骨干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分昼夜37天奋战在抢修现场解决生产难题,发电机定子铁芯修复后必须要用铁损试验进行检测,省电科院和哈电机厂试验人员因疫情防控无法来到现场试验,工作室立即成立攻关组,利用现有试验电缆、仪器、仪表,查资料、算参数,编制试验方案,自行完成铁损试验节约12万元试验费用,2号发电机提前2天完成抢修工作,顺利并网发电,直接创效200多万元。此次抢修也为公司后期的检修防疫工作积累了经验,实现了防疫、抢修双胜利。

  武海玉劳模创新工作室将持续地对标一流,坚守初心,努力践行“为油保电、为民供暖、为企创效”的责任和使命,迈向创新发展的新征程,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和“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