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迭部:“红绿融合”绘乡村旅游新画卷-中工财经-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财经

产经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甘肃迭部:“红绿融合”绘乡村旅游新画卷

2020-10-27 10:21: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兰州10月26日电 宋燕

  曾经没在意过环境卫生的扎尕那村端稳“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地处偏僻、山高路远的红色村落高吉村实现美丽蝶变,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位于高山峡谷间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依托绿水青山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红绿融合”的脱贫攻坚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府主导 夯实基础

  一条平坦的柏油路沿着山谷,从益哇口向青峦叠嶂处蜿蜒。路的尽头,就是“人间仙境”扎尕那景区,也是益哇镇扎尕那村所在地。

  发展乡村旅游,打好基础是关键。2015年以来,迭部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一场“村庄革命”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自来水、互联网入户,尤其是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力打通了乡村发展的“肠梗阻”。

  秋日扎尕那云雾缭绕。新华网 宋燕 摄

  条条公路或直通村里,或从村旁经过,串起了藏在“深闺”的好山好水,架起了藏家村落脱贫致富的桥梁。“现在这条通往村里的路是2019年新升级改造的,进一步提升了游客体验。”次日扎西一家世代居于扎尕那,是这里发展的见证者。

  从崎岖山路到大道坦途,从半农半牧到多条腿走路,次日扎西坦言,自从靠着扎尕那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以来,昔日半个家在牧场、半个家在村子的“别离”少了,开办民宿、农家乐,编花帽、出租藏服或马匹……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收入来源日益多元。

  扎尕那村一民宿内景。新华网 宋燕 摄

  环境卫生革命更是为乡村旅游添翼。尽管迭部县有好风景,但也曾因脏、乱、差的环境卫生被外界诟病。近年来,甘南州开展环境卫生革命,创建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迭部县大小村落的环境卫生发生了质的改变。

  “以前人畜混居,垃圾随处可见,现在走进村里就像进了花园一样。”电尕镇更古村村支书达拉次仁说,为了实现人畜分离,改善环境卫生,村里建设了养殖小区,同时,还有专门的保洁员为村子“美容”。

  在扎尕那村,每个周二、周五都会全村总动员集体“大扫除”。“村民们深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益哇镇党委副书记刘继宏说,扎尕那村以前是“伐木村”,停采以后,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在村民们靠着良好生态环境,端稳了旅游“饭碗”。

  扎尕那、腊子口、茨日那……结合甘南州“一十百千万工程”,迭部县大力建设旅游专业村、打造旅游标杆村,进一步对景区周边交通便利的自然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提档升级,为发展乡村旅游铺路架桥,已建成18个旅游专业村。

  “党建+旅游” 发展有方

  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乡村旅游有了“领头雁”。

  达拉乡高吉村被连绵的青山环抱,达拉河穿村而过,自然环境优美,著名的俄界会议旧址就位于这里。在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旅游专业村、标杆村的过程中,高吉村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释放党员带动力量,激活乡村发展引擎。

  “我们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以‘三变改革+产业扶贫’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达拉乡党委组织员张连成介绍,2017年高吉村党支部与党员致富带头人才旺道吉经营的俄界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共同成立了俄界文旅综合体管理运营公司,发力乡村旅游。

  达拉乡高吉村秋景

  经过三年的打造,高吉村成了一个“古朴与现代”相融合的秀美藏族村落。村子在保留藏族村落原本面貌的基础上,融入了流行的民宿风格,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元素,也让其韵味别具。

  得益于俄界会议旧址,高吉村的红色旅游一直受青睐。“旅游公司成立以后,公司负责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经营,党支部负责管理和监督。”张连成说,专业团队的运作,盘活了高吉村乡村旅游资源,破解了发展难题。

  高吉村一民宿内的多肉植物景观。新华网 宋燕 摄

  目前,高吉村已有民宿经营户10户。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等景区“标配”均已到位。自2019年7月投入运营后,已接待游客逾两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余万元。不仅带动高吉村户均增收3000多元,而且带动达拉乡18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

  守着“美丽”,如何点“绿”成金,实现生态脱贫?这个问题也曾困扰过更古村。不过,更古村与高吉村一样,找到了“党建+旅游”的“金钥匙”。达拉次仁介绍,以隶属于更古村的自然村——谢协村为试点,通过推进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找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山”之间有机转换的关键点。

  “支部建设越来越强,党员带头作用越来越好,百姓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张连成说。

  村民参与 动力十足

  保主的厨艺终于“出师”了,他不仅会做特色藏餐,而且做起诸如大盘鸡、干锅土豆片、农家暖锅等常见汉餐也都不在话下。

  三个月前,年近六旬的保主报名参加甘南州组织的旅游业相关技能培训班时,不假思索地选择了烹饪。一方面是因为他素来喜好下厨,另一方面,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开一家农家乐。

  保主是电尕镇谢协村的村民,开农家乐的底气来自于这些年来村里亲近自然山水、体验民族风情的游客日益增多。“搁以前肯定不会有这个念头。”他说,现在村子变得更加漂亮了,门前屋后就是风景,今年村里还打造了花海,建了“网红景点”彩虹大道。

  闹加和他的树雕作品。新华网 宋燕 摄

  乡村旅游升温了,同样年近六旬的高吉村村民闹加则开辟了新副业——做树雕。一个个树瘤、枯树根,经过打磨、加工以后,就成为了花架、摆件等可以拿来出售的旅游商品。

  同时,闹加还当起了民宿老板。作为高吉村第一个积极配合村里旅游公司,将自家闲置的房子腾出来改造民宿的村民,闹加说,自己很看好乡村旅游的前景,“以前游客来了,没地方吃,没地方住,自家房屋又不具备游客住宿的条件”。现在,除了和公司合作的两间民宿外,他又另外拾掇出来两间空房自己揽客,“旺季的时候,一房难求”。

  发展乡村旅游的落脚点,是让村民实实在在受益。在迭部县,越来越多像保主、闹加一样的农牧民正在搭上乡村旅游快车,敲开了通往幸福的大门。截至目前,迭部县发展农家乐180余家,民宿床位3500余张,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解决了约6000人的就业问题,有效增加了景区周边农牧民收入。

  当下,扎尕那村计划为羊肚菌、蘑菇等“山货”注册商标、打造品牌;高吉村二期、三期旅游开发在逐步推进;谢协村引进李子等特色林果产业,在谋求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探索植被绿化与村民增收的双赢模式……“红绿融合”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村民乐的和谐画卷正在迭部山水间徐徐铺展开来。

编辑:杨晶

财图

观察

财知道

消费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