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向价值链高端出发-中工财经-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财经

产经

“蓝色经济”向价值链高端出发

2019-07-25 15:39:04  来源:深圳特区报

  大鹏半岛海岸被誉为中国最美海岸之一,成为不少市民假期出游的首选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人物简介: 左新兵,博士,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B类),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材料能源与海洋产业研究所所长,长期专注包括海洋经济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 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京蓉

  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和海洋高新技术,提升海洋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 “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城市,深圳在新时期被赋予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将在新阶段主动作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引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新常态,争当全国海洋发展“排头兵”。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左新兵博士曾参与深圳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调研与规划,他于近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介绍了深圳市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潜力与挑战。他认为,我市发展海洋产业应当着眼长远,从人才入手,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海洋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挺进“深蓝” 深圳新兴海洋产业大有可为

  深圳市海洋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优势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8年,深圳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2327亿元,同比增长4.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7%。其中,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油气业三个优势领域生产总值占比约65.1%,以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占比约为23%。

  如果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下看,2018年,全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83415亿元,同比增长6.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3%。当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海洋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快速发展,但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然突出。如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占我国海洋产业比重高达81.5%,海洋高技术产业明显偏低。

  如果与国内一些主要的海滨城市相比,深圳的海洋经济规模与占比均偏低,如上海(9183亿,28.1%)、青岛(3327亿,27.7%)、天津(5950亿,32.0%)等,也不如广东省内的广州(3070亿,14.3%)。对此,左新兵说,深圳经济总量比较大,虽然海洋经济在规模上与上述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深圳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具备产业优势,如果能够与海洋产业互相融合,将有助于海洋产业未来赶超发展。

  此外,作为全国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之一,深圳的主要任务是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力度,引领海洋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左新兵说,深圳新兴海洋产业总体规模虽然尚小,年均增长率却超过30%,呈现良好的发展潜力。

  海陆统筹

  做好产业优化升级大文章

  坚持海陆统筹,深耕蓝色经济,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上做大文章,向蔚蓝大海要发展空间,是深圳正在着力推进的一件大事。《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将集中力量发展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海洋产业领域,引导电子信息、生物等现有优势产业向海洋领域拓展延伸,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现代海洋产业群。

  左新兵认为,深圳这座城市是国内著名的创新中心,很多现有的高科技企业都具备“陆转海”的可能,转向海洋经济拓宽发展空间。例如,电子信息产业的华为、中兴通讯,生产特种计算机的研祥智能,研发无人艇的云洲智能,生物经济领域的华大基因等等。

  在高端海工装备领域,深圳的中集集团、招商重工等已具备大规模制造海上钻井平台的能力,并覆盖产业链设计研发、总装、建造和应用等上下游环节。招商重工致力于海洋高端工程装备及特种工程船舶的设计、建造及服务,大型机电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海洋工程装备及特种工程船舶设计建造企业之一,品牌享誉全球。

  他建议,在现有优势产业格局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下,深圳可以以深水高端智能装备为抓手,推动海洋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在全球海工市场低迷、总装造船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深圳海洋高端装备前端研发设计及核心配套能力。

  具体来说,是以发展“深水智能装备技术”和“动力与配套装备技术”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先进海洋材料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前沿技术,推动我市海洋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彻底摆脱“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产业形态,提升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

  通过技术革新及与高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海洋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加快渔业、港口航运的智慧和绿色化升级,提升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可燃冰等重点领域核心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海洋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

  聚集人才

  群策群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海洋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创新,通过规划建设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壮大海洋教育研究机构、集聚海洋领域专业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多元举措,持续提高海洋科技创新水平。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我市已建成海洋产业相关的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市级工程实验室14个,还积极引进中船重工、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在深圳设立海洋科研机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已挂牌成立。

  为了发展海洋经济,深圳还规划实施 “十个一”工程,即建设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一个海洋科学研究院、一个全球海洋智库、一个深远海综合保障基地、一个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一个以“中国海工”为代表海洋标杆企业、一家海洋开发银行、一支海洋产业发展基金、一个国际海事法院和一个中国国际海洋经济博览会。

  左新兵认为,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个显著短板是海洋人才储备不足,海洋高层次人才匮乏,与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相比存在差距。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是科教资源不足,涉海高校较少,海洋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海洋高端研究机构匮乏,缺乏国家级海洋大院大所。

  他建议,深圳应对加快海洋科学城规划建设,打造国际知名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在科学城内规划布局一批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进培育高端研究机构和创新载体,规划建设海洋大学,吸引集聚高层次海洋人才团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按照“立足近海,聚焦深海,拓展远海”的发展思路,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科技、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产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

编辑:陈思南

财图

IT

财知道

房产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