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在路上】“让家乡成为有梦的地方”(图)-中工财经-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财经

宏观

【产业扶贫在路上】“让家乡成为有梦的地方”(图)

2018-12-17 16:32:23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贫困地区的小作物也能翻出大花样 ●“照搬模式走捷径,只能越扶越贫” ●“上一代只求吃得饱,我们现在要吃得好”

  【产业扶贫在路上】“让家乡成为有梦的地方”

  

  掌握了科学种植技巧,果农喜迎大丰收。

  开栏的话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为标志,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018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脱贫攻坚工作已由找准帮扶对象向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由关注脱贫速度向保证脱贫质量转变。发展实践表明,脱贫攻坚工作要取得实效和长效,必须精准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真正做到瞄准“穷根”,形成造血功能,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眼下,各地正主动作为,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探索出契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一批脱贫攻坚的新成果、好经验。本报特推出“产业扶贫在路上”专栏,报道聚焦各地产业扶贫典型经验,对其中较有成效的特色做法予以剖析和展示,以飨读者。

  在湖南省泸溪县红山柑桔专业合作社的办公楼前,有一座栽满柑桔树的小山坡,这是合作社理事长谭永峰的“样本基地”:一半柑桔树完全任其自然生长,另一半则严格施肥、除虫、拉枝、摇花。“等到秋冬时节,培管措施对果实的重要性就能明显体现出来”。

  距离泸溪县300多公里的常德市石门县,新晋茶艺师邓德梅则每天忙着把刚上市的春茶推荐给入店的顾客,同时介绍当地的夹山禅茶文化。

  在离县城较远的磨市镇木瓜峪村,最近一段时间,养蜂技术员覃事亮早出晚归。春末夏初,正是要给蜜蜂分箱的时候,村里养蜂的人家都需要他这个“土专家”去指点。

  在芦溪和石门这两个在湖南省内甚至全国“挂名”的贫困县里,农作物曾经只是“野蛮生长”的低附加值产品。如今,当地却让柑桔、茶叶、蜜蜂等成为寄托“脱贫梦”的新兴农业。

  柑桔“走出去”,蜜蜂“带进来”

  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泸溪县盛产柑桔,谭永峰自上大学时家里就有70亩柑桔林,但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柑桔销售一直是个难题。“有时只能等人上门讨价还价,要不就只能让果子烂在田间。”再加上柑桔缺乏培管,收成时好时坏,许多果农的生活都在贫困线上下徘徊。

  穷则变,变则通。毕业后,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谭永峰选择回到农村做“果农”。

  他做的第一件异于父辈们的事就是改变销售模式。2005年冬天,谭永峰带着自家刚采摘的鲜果奔向东北。家门口只能卖4角一斤的柑桔,在辽宁的水果批发市场卖到2元一斤,依然供不应求。这一个冬天下来,谭永峰算了算,销售额近100万元。

  找到市场,谭永峰又开始琢磨带领周边果农一起推动柑桔的规模化种植。2008年,红山柑桔专业合作社成立。10年时间,合作社成员由最初的8户发展到119户,且都是拥有50亩以上果林的大户,柑桔林面积达到3万多亩。去年,合作社卖出了1700多万斤柑桔,绝大部分销往东北或是直接出口国外。

  一个返乡大学生,一个专业合作社,在长期贫困的泸溪县激起了不小的涟漪。通过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农民每年每亩能获得300元至800元不等的收入;在合作社做职业农民,每天固定收入112元;自留地产出的柑桔,合作社以保底价收购……就这样,在家门口,当地2000多名农民靠柑桔脱了贫。

  泸溪的柑桔实现了“走出去”,木瓜峪村的蜜蜂则是由扶贫干部“带进来”。

  木瓜峪村缺乏水源、土壤贫瘠,既不适合种地也难以发展养殖。近500户人家中有71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覃事亮年幼时因意外右手残疾,长年只能靠低保为生。

  “照搬模式走捷径,只能越扶越贫”,考察情况后,结合湖南省总工会正在推进的“一户一名产业工人”培养计划,对口帮扶木瓜峪村的石门县总工会尝试在村里发展养蜂业。2016年,扶贫干部除了给每位建档立卡户送去7箱蜜蜂,还先后4次聘请养蜂大户和蜜蜂专家,采取集中授课和入户指导相结合的模式,把养蜂技术也送到了村子里。

  当年,覃事亮的蜂蜜就卖了1万多元,“在此之前10年我都没赚到这么多钱”。覃事亮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这也激发了其他村民对养蜂的兴趣。石门县总工会副主席陈丹丹告诉记者,2017年再办培训班时,许多非贫困户也来了,教室里已经坐不下了。

  就这样,木瓜峪村成立了蜜蜂合作社,贫困户从71户减少到7户。

  “没有廉价的农产品”

  邓德梅是土生土长的湖南石门人,38岁之前,除了知道石门县产茶,她的生活与茶叶几乎毫无关联。这在石门并非个别现象,尽管有多达16万亩的茶园,但因为不懂茶艺又不懂技术,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石门茶叶都只能被作为毛茶低价收购。

  去年,下岗4年的邓德梅参加了针对困难职工和贫困户开办的茶艺班。在取得初级茶艺师资格证后,她向亲戚借了些钱,与几个学茶艺时认识的姐妹开了一间茶室。门店选在石门县最好的酒店的一层,迎来送往的多是来自湖南全省乃至全国的客人。

  走进茶室,身穿茶服的邓德梅会递上一杯香茶。多宝阁、木制茶桌、精美插花……在这里,茶叶已经不是田间地头的农作物,而是成了颇具禅意的道具。

  通过赋予文化意义提高茶叶附加值,是这个创业团队的主攻方向。据团队带头人寇晓林介绍,因倡导喝茶洗心、静心,石门夹山禅茶很早就流传到日本、韩国,反而在国内,人们知之甚少。通过演示、讲解以及搭配销售相关书籍,越来越多的客人了解了石门茶,“很多人离开石门后还成了回头客,一次性就订下近两万元的茶叶”。

  与茶室的安静典雅不同的是,这个季节,红山柑桔专业合作社的果农们正热火朝天地给柑桔树“摇花”,即人工摇掉树上的一部分柑桔花,减少产量。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上一代只求吃得饱,我们现在要吃得好”,形成规模后,谭永峰开始在培管上下起了功夫。以最简单的“摇花”为例,看似损失了产量,但剩下的柑桔花却能结出果径更大、品质更好的柑桔。谭永峰说,当看到好的果实卖出单个2~3元的价格时,以前对此有质疑的果农纷纷加入了“摇花”的行列。

  合作社还与湖南数所高校合作,不断改良柑桔的品种。最新成果“湘蜜一号”,上市定价达到4元一个。谭永峰也曾担心高定价能否吸引消费者,但事实证明,在一二线城市的精品水果店里,“湘蜜一号”根本不愁销路。

  2017年,合作社销售额达到4700多万元;在石门,因茶室经营良好,邓德梅拿到了6万多元的团队分红。柑桔和茶叶都为谭永峰的“金句”添上了很好的注释。

  从扶贫到扶梦

  覃事亮的“蜜蜂队伍”已增加到近50箱。在他屋后的小山坡上,蜂箱错落摆放,所经之处都可听到“嗡嗡”的声响。当记者提出想尝尝蜂蜜时,他却挠了挠头说:“去年的蜂蜜一滴不剩,全部卖掉了。”

  不随花期迁徙、不喂食白糖,木瓜峪村的蜜蜂产下的蜂蜜量少质优。因此,到了割蜂蜜的时候,许多人专程从常德市区前来购买。覃事亮脱贫了,扶贫干部却没停下工作:能不能把木瓜峪村的蜂蜜打造成品牌,能不能延长养蜂产业链,这些都是他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相比于养蜂,起步更早的茶叶和柑桔产业已经走在前面。寇晓林和她的“茶仙子”茶艺表演队已把夹山禅茶的品牌带到了湖南全省,谭永峰则在2016年成立了以柑桔为基础涉及米业、餐饮等领域的集团公司。现在,除了鲜果销售,红山柑桔专业合作社还引进了橙汁饮料半成品生产线,并计划生产果脯和精油。

  产业链越来越长,受益脱贫的农户越来越多,但谭永峰也有不小的困扰:愿意回来的年轻人太少了。在他看来,贫困地区的小作物也能翻出大花样,新兴农业定能有所作为,“如果没有人才,一切都白搭”。

  今年,由谭永峰主导的电商产业园要在泸溪开园了,目前已有37个公司计划入驻,其中大部分是返乡创业企业。谭永峰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其中孵化出具备发展潜力的公司。“他们可以避开我走过的弯路,直接上高速公路。”他开玩笑说。

  “为什么不去长沙或者更大的城市?”这是离开柑桔林前记者提问的最后一个问题。

  “我还是希望,家乡能够从一个贫困的地方变为一个有梦的地方。”谭永峰说。

  记者 罗筱晓 方大丰

编辑:张秋晨

财图

IT

财知道

房产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