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强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
领衔人:丛强

吉林石化分公司

丛强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

  丛强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吉林省劳动模范、公司技能专家、“十大金牌工人”丛强的技术优势和示范作用,带领骨干成员建好创新工作室,在员工培训、生产优化、挖潜增效、成果推广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提升了整体工作上水平。

  一、规范管理,建立创新工作室创建长效机制

  1.树立基层建设形象品牌。2010年11月,公司、工厂两级工会组织筹备“根基”展室建设,同步规划了工作室建设。2011年4月,整体建成投用,形成了根基展室、班组小家、职工书屋、培训教室、丛强工作室“五位一体”的格局,承载了班组文化教育、员工素质提升、攻关创效平台三项主要职能。工作室成为点睛之笔,促进了班组阵地的价值提升,体现了对劳动模范的尊重,对劳动价值的珍视。

  2.加强日常管理主导作用。为放大工作室通过实践形成的好经验、好方法,工厂指导小组和车间共同制订了《导师带徒考核办法》等五项管理制度,做到可行管用重实效。车间把全部群众性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都纳入劳模工作室统一组织实施,三年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77条,采纳58条,累计挖潜创效1000余万元。

  3.形成齐抓共管长效机制。建设和管理工作室,不能搞“单出头”,而是组织“大合唱”,充分发挥车间和职能科室的作用。车间主任和班子成员共同指导工作室开展攻关活动,结合工艺调优、人员培训、节能降耗等中心任务,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把工作室作为解决生产难题的攻坚堡垒。

  二、历练精兵,打造员工业务技能提升平台

  1.工作室就是练兵场。工作室立下一条“铁规矩”:要想成为劳模工作室的一员,每人都要过“工艺流程、生产操作、预案演练”这三道关。工作室实施“练、带、考”的培训方法,一练,训练操作技能,针对操作程序和工艺处理进行模拟演练,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二带,传授操作技能,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总结了“两教两带”的方法,教理论、教实际,带技术、带作风。三考,检验操作技能,坚持“一日一题天天学,一周一讲不重样,一月一考看结果”。在工作室的带动下,车间一人多岗率由46%提高到78%。

  2.工作室就是小课堂。工作室采取“大家讲、大家学”的形式促进学习。在这里登台讲课,方式不不拘一格,交流内容丰富多彩,小到一次操作体会,大到避免事故经验,都可以品头论足。工作室成员、技术骨干和班组长率先登台,轮流讲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工作室里,聚集着中国石油技能专家、公司技能专家、技术能手、吉林省自学成才能手、吉林市“知识型”职工标兵。通过工作室的锻炼,已经培养了11名高级工,7人走上管理岗位。

  3.工作室就是动力源。车间特别注重发挥工作室的外向辐射带动作用,“丛强班”现任班长赵成浩,带领班组员工积极查找制约稳定生产的瓶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问题,成为工作室骨干成员。化工一班班长郝明昊刻苦专研,以丛强为榜样,在公司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丁辛醇工种金牌。操作工刘国军责任心强,巡检时发现丙烯泄漏隐患,避免了着火爆炸重大事故,获得公司总经理嘉奖令,被工厂评为“党员好管家”。化工四班班长付永兴克难攻坚、勇挑重担,冒着零下30度严寒,爬上110米高火炬查找蒸汽泄漏隐患,堪称装置守护者。操作工曹立军精心巡检,及时发现丁醛泄漏隐患,被厂长通令嘉奖,获得“卫士先锋”称号。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广大员工素质提升的动力源泉。

  三、彰显价值,收获员工创新创造攻关成果

  1.工作室成为攻关项目的孵化器。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工厂和车间的支持下,先后承担了丁醇产品质量升级;延长羰基合成单元、加氢单元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装置废品率;驰放气综合利用四项重大攻关。在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攻关中,工作室成员通过收集操作调整的相关参数,不断探索最佳工艺条件。提出了羰基合成单元一氧化碳分压控制在1.5%以内,降低铑催化剂失活速度;监控反应状况,根据放空气流量和丙烯含量,相应提高反应温度,以维持最佳反应收率;提高500A正异构物分离单元塔底正丁醛含量,减少重组分对700A加氢单元催化剂的影响;严格监控700A加氢单元热点温度、循环量、蒸发温度等工艺参数,防止催化剂出现飞温现象。一系列措施,使羰基合成单元催化剂寿命延长了32个月,加氢单元催化剂寿命延长了34个月,总计节约费用1134万元。三年来,工作室实施小改小革6项,1项被评为公司合理化建议成果一等奖,凸显了工作室的技术攻关能力和质量效益优势。

  2.工作室成为绝招绝活的发源地。在丛强带领下,工作室发动员工总结了安全生产18项办法。其中,有合理调整合成气进料阀减少停车放空时间,降低丙烯消耗的绝招;有通过反应器温度点判断液位高低,防止损坏设备的绝招;有科学控制出口阀,防止因弛放气管线阻塞引起系统波动的绝招等等。这些凝结着一线员工智慧的科学实践方法一经公布,很快形成辐射效应,各个班组争相效仿。

  3.工作室成为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工作室不仅要当技术攻关的堡垒,还要做员工参与车间管理的平台。依托“丛强班”这个中央企业基层建设典范,工作室在管理方法上体现了鲜明特色,催生了管理创新突出成果。工作室总结了“练、带、考”培训法;“事前思考、事中确认、事后分析”安全受控方法; “班前看情绪、班中看状态、班后看效果”上岗状态分析法等创新管理方法,在车间和工厂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