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一线】人机共融,未来已来 - 财经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国之重器到百姓生活,我们正步入与机器人和谐共荣的新世界——

【创新在一线】人机共融,未来已来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9-15 08:37

  【创新在一线】

  原标题: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国之重器到百姓生活,我们正步入与机器人和谐共荣的新世界——(引题)

  人机共融,未来已来(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文/摄

  阅读提示

  从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到特种机器人……走进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展馆,你会在一次次的眼前一亮中陡然发现:人机共融,未来已来。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不仅仅是人类的“服务员”,或许将更像是人类的朋友。也许,未来的智能化机器人将无处不在,人类将和他们并肩工作,一起生活。

  “从浩瀚太空到万里深海,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国之重器到百姓生活,我们正步入与机器人和谐共荣的缤纷多彩新世界。”在9月10日举行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的致词中所描述的既是现在,也是未来。

外形像八爪鱼的手术机器人可以进行微创手术。

为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专属定制的熊猫机器人不仅会讲解,还会跳舞、卖萌。

  走进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展馆,从“爱因斯坦”讲解到脑机接口演示,从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到特种机器人,你会在一次次的眼前一亮中陡然发现:人机共融,未来已来。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本次大会汇聚了108家企业的513件创新机器人产品,新松、ABB、安川、哈工大等国内外机器人领军企业悉数参展。中信重工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优必选熊猫机器人等20余款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呈现了一幅全域感知、智能互联、深度认知的未来图景。

  “爱因斯坦”当上讲解员

  一头标志性的蓬松白发,嘴唇上方厚厚一撮灰白胡子,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展厅里,“爱因斯坦”无疑是汇聚闪光灯最多的明星之一。

  这个惟妙惟肖的人形机器人担当起了大会讲解员的角色:“大家好,我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欢迎来到2021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他一边讲话,还一边做手势,眼睛随之自然地眨动。走近细看,“他”额头深深的皱纹、脸颊上的斑点都十分逼真。

  这是来自大连金石滩EX未来科技馆的“爱因斯坦”仿生机器人。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该机器人集合了仿生、5G云端、互动科技等高科技成果,可应用于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之中。

  优必选的熊猫机器人“优悠”则是展会上的另一个明星。它以大熊猫的形象为设计原型,在Walker的基础上为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专属定制,不仅可以导览讲解,还能跳舞、比心。这个擅长卖萌的机器人,在现场格外圈粉。

  消毒机器人“应疫而生”

  在大会的展厅内外,你可能都会与一种缓缓移动的机器人不期而遇——看到它们头顶喷着的白色水雾,你就知道,这是消毒机器人。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机器人行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消毒机器人的需求陡增就是其中之一。据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董事长李庆民介绍,他们生产的智能消毒机器人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紫外线+等离子”消灭病毒,还可以净化空气。其搭载的高精度测温模块还可对经过人群进行体温监测。为了保障周围人员的健康,其配有专门的人体感应装置,当有人员靠近时,紫外线灯管会自动熄灭。目前,该产品已在部分医院的门诊大厅、发热门诊、检验科等多个场景广泛应用。

  同样与疫情相关的,还有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带来的咽拭子机器人和病房巡诊机器人。前者可以快速开展持续性的咽拭子采集任务,使用者只需要根据机器人的语音提示便可快捷简单地完成自主采样。后者则可用于传染病房的日常查房巡诊,并可实现远程问诊。这些机器人的使用不仅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能降低感染风险。

   更精准的手术机器人

  在达芬奇公司展台中央, 一个看起来像八爪鱼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而在该展台的一角,还放置了一张手术工作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生只需操纵工作台上的主操作器,就可以对一旁手术台车上装载的手术工具和3D高清电子内窥镜进行遥控操作,完成跨科室多适应征的微创手术治疗。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机器人的应用需求逐渐增加。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重点打造了医疗机器人专区,相比上届大会医疗专区面积增加一倍,手术机器人、康养机器人等不同应用机器人同台亮相。

  医疗机器人专区还有一台形似CT检测机的大型机器人。据工作人员介绍,它内置了机器人导航CT系统,能够对人体内的肿瘤进行三维立体的定位和分割,并且配有机械臂辅助靶向进针,可以实现纳米级的精控自由度。“看得清、刺得准、消得全是这个机器人系统的三大特点。”工作人员表示,这款机器人可以替代医生,实现高度精准的微创介入治疗。

  无惧高温的“逆行者”

  大红外壳,像坦克车一般的履带底盘,这是力升高科带来的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在不借助外部辅助降温的情况下,这台机器人能在1000℃的环境中稳定工作30分钟以上。

  该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耐高温消防机器人的技术创新点在于,复合壳体能够有效抑制外部热辐射、热传导及层间热辐射,运动底盘也解决了极限温差环境下传动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机器人还装有耐高温摄像头、抗热振镜头组件等耐高温设计,支持镜头在极端温度条件下长期工作,并确保成像质量,可让机器人深入火场中心进行图像采集,并实时回传。

  “机器人可进行火场高温区域的火情侦察、灭火降温,扩展救援人员的作战能力,保障消防队员人身安全。”该工作人员说。

  特种机器人是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类机器人,安防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品种相继问世。这些机器人中的“特种兵”不仅无惧高温,还不畏严寒。

  申昊科技的极寒适应型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可应用于气温低至-40℃极寒地区。普通电池的放电特性会随着温度的降低变差,续航时间也会越来越短,而该机器人配置多种耐寒传感器与部件,结合专用算法和应用软件,可满足极寒环境下低温续航时间、冰滑路面可靠行驶、检测结果准确等要求。

  人类和机器人会成为朋友吗

  一名选手在头上戴上专用设备,看着屏幕,不一会儿屏幕上出现了一行英文:HELLO。这行字不是他用手在键盘上打出来的,而是用“脑”打出来的。

  在机器人大会上,脑机接口大赛选手进行的演示引来很多观众的啧啧称奇。无须大脑植入芯片,带上类头盔设备后,只需在脑海里思考所需要的内容就可以实现自动输入。神奇的脑机相连就呈现在眼前。

  从人机共存到人机共融,初见端倪。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在此次大会上表示,“未来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向非常重要,很多关键技术决定了机器人的未来。其中记忆技术、感知技术、行动规划、机器学习,这些都是人工智能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的,完全可以移植到机器人里面,未来的机器人一定是完备的,能够智能化、自主化、网络化的控制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给机器人带来新的变化。”梁靓表示,机器人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创新力很强,未来机器人一定是向智能化发展,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方式和载体。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会更加聪明、更加有效、更加可靠地为人类带来更好的服务,而它们又应该不仅仅是人类的“服务员”,或许将更像是人类的朋友。也许,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未来的智能化机器人将无处不在,人类将和他们并肩工作,一起生活。

责任编辑:陈思南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