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高端市场 - 财经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先进制造业“国家队”

竞逐高端市场

来源:湖北日报
2021-04-25 14:11

  原标题:先进制造业“国家队”(引题)

  竞逐高端市场(主题)

  制造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制造业始终扮演着促进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甚至文化进步的主角。

  上海,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现已建成世界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世界级制造品牌汇聚地。

  江苏,改革开放后,全面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制造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全球闻名的制造大省。

  江苏和上海,作为我国先进制造业最集中的片区之一,大批世界500强和隐形冠军企业落户于此,是制造业提档升级、创新发展的风向标。

  

  4月20日,南京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园鸟瞰。(摄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4月20日,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员工正在电脑前忙碌。

  

  4月20日,在南京先声药业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

  如今,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两地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国家队”?能给“湖北制造”带来哪些启示?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探访。

  0.09%国土面积,创造超2万亿GDP

  春意盎然,倏忽人间四月天。

  4月20日,在南京市高铁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的一则海报上,显示着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四月份的展会信息——

  第7届中国(南京)国际新能源汽车与专用车辆展览会、第11届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第23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江苏)博览会、第9届世界雷达博览会、第23届江苏国际智能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世界级展会档期满满,折射出江苏制造业强省的强大气场。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新冠疫情冲击,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7万亿元,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大关,仅次于广东,位居全国第二。

  这并非“一日之功”。拥有8000万人口的江苏省,人均GDP已连续11年稳居全国各省(区)之首。除了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四大“万亿俱乐部”城市外,下辖13个地级市中的其他9个全部进入全国百强,GDP体量均在3000亿元以上。

  硬核实力的背后,是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在支撑。

  “聚是苏大强,散是十三星”,这则疫情期间转发率极高的网友留言,便是江苏制造业硬核实力的写照。

  “只要看到连片的现代化厂房,就说明到江苏了。”在武汉开往上海的高铁上,一位乘客的感叹让记者记忆犹新。

  要问江苏制造业哪家强?苏州便是皇冠上的明珠。苏州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0.09%,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排全国城市第六位;若置于全球城市排行榜,苏州位列第40位,GDP总量超过埃及、越南、新西兰等国家。

  据苏州市工信局介绍,经过40余年发展,苏州已拥有世界一流的工业制造体系,工业产值与上海不相上下,16万家工业企业横跨35个工业大类,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5%,工业项目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度高。

  近期,一系列好消息加持苏州制造——入围全国首个国家级人工智能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双双落户,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以苏州为代表的江苏制造业,正在向打造全球高端工业制造基地冲刺。

  两个15%政策,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成制造业发展热土

  魔都上海,流光溢彩。

  从南京路步行街到外滩,鳞次栉比的百年建筑里,国货商店越来越多,勾起了人们对“上海制造”的回忆。

  “英雄牌”钢笔、“上海牌”手表、“海鸥牌”相机、“永久牌”自行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制造”代表着精致与美好,是全国的一块金字招牌。

  “十年前,因大量工业企业外迁,上海为‘要不要制造业’进行过激烈讨论。现在,方向一致了,上海要拥抱先进制造业。”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单国俊说,只有以制造业为核心打造产业基石,才能避免城市发展“脱实向虚”和产业空心化,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

  2019年,上海发布了《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全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两个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培育1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

  寸土寸金的上海,如何拿出制造业发展的空间?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热土。

  2020年,疫情之下临港新片区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却同比分别增长39%和55%,充分彰显了上海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作用。

  目前临港新片区初步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10平方公里的“东方芯港”特色园区正式开园;4.5平方公里的“生命蓝湾”特色园区已启动,重点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国际医疗服务三大板块;24.7平方公里的“大飞机园”也已开园。

  为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临港新片区利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势,出台了极具吸引力的招商政策——

  对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最高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国际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等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通过地方财政全额补贴,实现上海国际人才蓄水池效果。“两个15%的政策,将吸引大量的制造业企业投资临港新片区。”

  “对高端制造等优质项目,上海是不缺地的。”单国俊透露,在“十三五”规划中,上海对制造业占全市GDP的比重,确立了25%左右的底线。在建设用地“总量锁定”的情况下,上海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先进制造业用地,将腾退“三高一低”企业土地资源,用于优先保障重点工业项目。

  “你无我无”超前布局,协同打造产业“长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周六下班时,上海的长途汽车站、轮船码头、火车站,都会有一群群身着蓝色中山装、口袋里插着钢笔的年轻人,他们的目的地是苏州、无锡等地的乡镇企业;第二天下午,他们又回赶末班车,匆匆返沪。

  这批将上海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带向苏浙企业的技术人才,被当地的企业家亲切的称为“星期日工程师”。

  如今,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星期日工程师”从大上海到小县市的“单向输出”,更多是长三角地区智力资源、创新要素的“协同互补”。

  在“千年绸都”苏州吴江区盛泽镇,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落户于此。这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由民营企业盛虹集团、上海东华大学牵头发起,联合长三角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创建。围绕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创新中心将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瓶颈,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4月初,苏州与“全球制造500强”之一的上海电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苏州装备制造业基础优势,上海电气将在苏州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继续深化“沪苏同城”产业合作。

  以产业集群创新需求为导向,江苏省分集群分层次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共享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模式,已建设8个集群的8家试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从研发在上海、制造在江苏,到上海江苏协同研发生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提出,到2025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以上。

  上海则高标准定位自身产业方向——“你无我无”超前布局,如信息网络、空天海洋、无人车等面向未来的产业;“你有我无”补短板,聚焦国外有但国内没有的产业,如高端芯片、大飞机、重型燃气轮机等;“你有我优”拉长板,实现“上海制造”既追求“有”,也追求“优”。

  好的营商环境亦是制造强省的关键。2021年1月1日,《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正式实施,条例把“两个最大限度”写入总则,特别强调“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回应了江苏省超过1100万市场主体的热切期盼。

  上海则聚焦总部经济,对标世界一流经济体,提升制造业引资能级。目前,上海实到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主要分布在电气机械、化工、生物医药、专用设备、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2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长三角占据12席

  无锡物联网、上海集成电路、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南京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苏州纳米新材料、徐州工程机械、合肥智能语音、上海张江生物医药、杭州数字安防、宁波磁性材料、常州新型碳材料、温州乐清电器。

  2025年,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目标:

  培育名企名牌——围绕省重点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瞄准世界一流企业、实施百企引航行动计划,对标世界“隐形冠军”、实施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培育 “链主型”企业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到2025年,全省百亿企业力争达到200家,其中千亿企业达到15家以上。

  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群体,扩大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覆盖面,争取到2025年全省企业技术中心突破5000家。

  推进智能制造——到2025年至少推动1万家以上规模企业完成改造;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综合型、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多场景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责任编辑:陈思南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