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南特色产业小镇】“戏窝子”搭起新舞台 - 财经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文化、资本、共建共享3种力量叠加,湖南特色文旅小镇不断上演“新剧本”,入戏最深的是当地老百姓

【走进湖南特色产业小镇】“戏窝子”搭起新舞台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4-08 08:43

  【走进湖南特色产业小镇】

  原标题:文化、资本、共建共享3种力量叠加,湖南特色文旅小镇不断上演“新剧本”,入戏最深的是当地老百姓(引题)

  “戏窝子”搭起新舞台(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方大丰 王鑫

  阅读提示

  随着大量专业人才、资本力量的引进,湖南特色文旅小镇的建设思维越来越发散,路径越来越多。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全产业链条推进也步入新阶段。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这些小镇不断上演“新剧本”,入戏最深的是当地老百姓。

  “我们将推出动态文旅IP‘牛老大’,授牌田汉艺术小镇运营联盟和一批田汉人家品牌……”谈及4月18日将要发布的“小镇大事”,长沙县果园镇社会事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王铀翻转手机屏幕,向记者演示“牛老大”动态logo的不同组合和应用场景。

  看起来,他很满意这套由深圳一家专业设计公司精心打造的“IP”。

  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全产业链条推进也入新阶段。田汉艺术小镇将要宣布开工的,还包括投资数亿元的水上乐园等大项目以及长沙雅礼附属学校。

  而许多小镇居民,也在紧锣密鼓地迎接小镇的新日子。3月25日,记者走进村民田勇的民俗餐馆时,他正忙着扫尾宅子和庭院的改造,等待挂上“田汉人家”的招牌。放弃在外做园林绿化工程,田勇携妻儿回家经营特色餐馆和休闲民宿,人气越来越火爆。

  “还是在家乡好。”田勇很开心一家人告别了在外做工程的奔波劳碌。

  “戏窝子”上新

  果园镇重点打造了金井河风光带、田汉大道产业带和田汉文化园、戏剧文化园、亲子文化园、农耕文化园。

  小镇路宽了,环境美了。在田汉艺术小镇景区联盟秘书长徐宏勋看来,“果园的深刻变化在于资源互动的格局要来了。”

  果园历来演戏和看戏的人多,是有名的“戏窝子”。

  田汉艺术小镇先后上演了两部不同的国歌剧,一部是舞台剧《田汉眼中的中国》,一部是行进式情景剧《田汉与国歌》。从舞台剧到情景剧,小镇的舞台也实现了从看戏到“入戏”的变革,观众亦是戏中人。

  入戏最深的是当地老百姓,贺大姐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住土砖房,做饭烧柴火。”贺大姐十几年前从益阳市安化县山区嫁入果园镇浔龙村。随着各种文旅项目进镇入村,游客也越来越多。贺大姐试着将安化老家的特色擂茶摆摊进了景区,10元一杯的擂茶,平均一天能卖六七千元。节假日火爆的时候,最多一天卖了4万多元。

  在好几个景区,记者都见到了“贺大姐擂茶”的招牌。她的外甥女,也从安化过来帮忙打理生意。喝杯擂茶再跟贺大姐合个影,听能说会道的贺大姐讲述擂茶的传奇故事,也成了果园小镇游客兴致勃勃的趣事。

  “贺大姐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果园镇党委委员付窈说。

  田汉文化园边,田磊的“田园生活家菜馆”每天车都停不下;田汉花乐谷,原来是几十亩花卉苗木基地,30岁出头的庄金超联合几个人流转下来,打算办成针对学生的国歌研学基地,人气爆棚……付窈随便列举着小镇“成功人士”的例子,感叹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小镇不断上演“新剧本”。

  加入小镇新舞台的远不止小镇人。

  长沙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田汉艺术小镇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 “田汉文化活起来、产业项目立起来、田汉品牌响起来、艺术小镇美起来”的建设思路。星光集团、嘉兆集团、博商资本、浔龙河集团等大型文旅投资企业和近百家中小型文旅相关企业的进入,最近3年为果园镇带来大量专业人才和超过百亿元的资本。

  这个位于长沙县北部的小镇,出台了新的人才政策,试图成为“人口净流入”的乡村小镇。

  镇小空间大

  2020年,果园镇文化旅游总收入达4.74亿元,同比增长25%;税收7100万元,同比增长73%;吸纳就业人数8690人,同比增长15%;旅游人次322.5万,同比增长10%;省外游客132.2万人次,同比增长10%。

  虽然遭受疫情冲击,但湖南的特色文旅小镇,类似果园的“成绩单”却很普遍。从政府、市场主体到小镇百姓,都发现小镇的拓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大。

  红色资源是湖南众多文旅小镇都有的特色资源。思维发散之后,大家都发现红色资源不是旧居、纪念馆那么简单,还可以衍生丰富的文旅产品线。

  王铀介绍说,田汉艺术小镇开发了“五个一”红色旅游产品,包括唱一首国歌、看一部舞台剧、上一堂党课、看一个展览、参观一个新农村建设典型……“针对党建、工会、研学活动,田汉小镇都有相关产品。”要素动起来,活起来,王铀感到小镇的空间不小,释放了3种力量:文化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共建共享的力量。

  这也是湖南特色产业小镇呈现的基本力量,推动小镇建设发散思维,拓展路径。

  “稻谷秋收撒种紫云英;桃花开后赏荷花……”在常德市桃源县著名的桃花源小镇,“田园综合体”使得农田变成景点。桃花源亦非“世外桃源”,擂茶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等小镇经济组织,吸纳全镇约80%的农户加入,共享红利,实现多赢。

   颠覆与衔接

  城乡资源互动,三湘四水的小镇吸引了最专业的人才,在对接乡村振兴中细分市场。

  旅行的传统业态已经被颠覆,而三湘文旅小镇的民宿和乡村客栈越来越兴旺,成为城乡居民 “小镇情结”的落脚点。

  果园镇田汉艺术园内一家名为“田汉艺术客栈”的民宿内,每间房都以田汉的作品命名,如谢瑶环、关汉卿、南归。房间布局以中国风为主题,以田汉著作为装饰。民宿管理人员介绍说,这样做是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火花。

  在湘西自治州永顺县,依山而建的芙蓉镇土家吊脚楼撩开神秘面纱,成了游客追捧的民宿。连着一片150 家、4000多床位形成古镇一个红火产业——在这古色古香的土家吊脚楼里住一晚,才算真正来过芙蓉镇。

  生活、生产、生态的“三生融合”,被湖南定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原则。从事小镇建设的专业公司、专业人才,则进一步将之阐释为对“在地文化”的保护和尊重——“你不动山,山不动你。”将“全球十大必睡民宿”之一的“五号山谷”从张家界“搬”到长沙市望城铜官陶瓷小镇,谷主陈玉林依然遵循民宿打造的理念:展现原生态的农耕文化景象。“第一,不准用挖土机;第二,不准砍树木;第三,不做假山;第四,不做草皮;第五,不改变山体的原貌。”

  陈玉林说,随着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到小镇来“发发呆”,乡村中的老大爷,慢慢地都能用简单的英语接待客人了。

责任编辑:陈思南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