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波劳模创新工作室
领衔人:杨海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杨海波劳模创新工作室

  弘扬劳模精神 深化创新实践

  全力打造新时代“三位一体”研学基地

  大庆油田杨海波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2月,占地3000平方米,现有团队成员30人。工作室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大庆油田人才强企要求,探索建立了“以目标为导向、以制度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的管理体系,坚持以“两个建设、三个机制、四个突出”为主线,全力打造职工技能素质、创新能力、攻关效果“三位一体”的研学基地。

  工作室成立以来,团队成员秉承“拥有技能就拥有未来”的核心理念,先后获得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黑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黑龙江省劳模创新工作室、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中国石油技能大师工作室、中石油铁人先锋号、大庆油田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大庆油田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一、加强两个建设,打造标准化的研学环境

  加强设施建设,做强硬件。结合培训需要,将工作室划分成教学区、试验区和实训区三个区块,在教学区建立14个功能教室,并配备基本办公设备设施;在试验区建立研发室、拆解室,便于开展原油生产技能操作现场试验和技术攻关;在实训区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综合实训场地,可进行基本功、机泵操作及抽油机操作的模拟仿真训练。截至目前,工作室能够开展涵盖采油、集输等10个工种的实际操作训练,奠定了开展工作的硬件基础。

  加强团队建设,做优队伍。工作室团队骨干30人,其中两级技能专家4人、企业首席技师4人、高级技师5人、省技术能手3人、中石油技术能手4人、革新标兵能手4人,覆盖采油、集输、测试等10个工种。根据成员特长合理分工,团队有“金点子”专家、解难题专家、分析绘图专家和巧手制作专家。几年来,工作室团队成员职业等级晋升29人次,先后培养出厂级以上培训师9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7人。

  二、建好三个机制,打造规范化的研学模式

  坚持系统推进,建立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工作室将团队成员按照工种进行分工,成立了采油、站库、生产辅助三个系统的工作组。在技能培训上实施训前需求调研、训时动态管理、训后考核评价的工作机制,在革新攻关上实施每周专家坐诊、每月集中讨论、每季革新课堂、每年成果验收的活动机制,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坚持制度先行,建立规范有效的保障机制。工作室制定了《工作室管理规定》、《实训场地管理规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导师带徒制度》、《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制度》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建立了“三录两册一账”,包括日常活动记录、交流活动记录、物品配备记录,创新成果清册、人才培养清册,设备配备台账,保证了工作室各项工作规范有效运行。

  坚持激励促动,建立奖罚分明的评价机制。工作室对团队成员实行“三评二推”,即每年评选优秀培训师、每两年评选革新标兵能手、每年评选优秀革新成果;参照日常表现、作用发挥、工作业绩,择优推荐参评油田工匠、龙江工匠,参照现场应用好、推广价值高、创造效益好标准推荐参评厂技术革新成果评审,定期对优秀培训师、革新标兵能手、优秀革新成果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突出四个重点,打造优质化的研学阵地

  突出方法创新,增强研学的吸引力。工作室创新推出“5+4”差异化培训法,实现了因人施教、因需施教。为提高职工学习兴趣,自主研发了“员工自助学习系统”,使职工轻松获取知识、快乐,学到技能。工作室还以“互联网+培训”为理念,自主研发了手机培训平台“海波题库通”,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培训理念和方式。其中“5+4”差异化培训法获全国能源化学工会职工创新方法一等奖,手机培训平台不仅在油田内部广泛使用,还吸引了石油系统其他单位的职工学习应用,受众职工达6万名之多,并获得全国网上练兵优秀平台,中国石油一线创新成果三等奖,取得国家软件著作权专利。截止目前内部开办培训班152期,培训6630人次。通过导师带徒活动成员签订师徒对子272对,培养高技能人才108人,培养各级技术能手194人。

  突出理论创新,增强研学的指导性。工作室组织培训师进行自主研发,编写培训教材16部、标准化多媒体课件60多套,覆盖原油生产主要工种。《杨海波工作法》入选大国工匠工作法系列丛书和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配书工程,成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出版项目。《高效革新》专著发行,填补了石油石化行业群众性技术创新的理论空白,入选中国石油“千万图书送基层、百万职工品书香”送书工程。工作室还组建“工匠团队”,以《高效革新》为教材,以团队成员为讲师,面向全厂革新爱好者定期开办创新人才培训班,有效推广创新方法,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形成了各单位、各领域的创新核心力量。

  突出实践攻关,增强研学的实效性。工作室抓实抓好难题征集、立项论证、课题研发、成果试验四个环节。在难题征集上,坚持“与生产管理人员、与工艺技术人员、与技能操作人员”三结合,广泛开展赤脚医生下基层活动。在立项论证上,坚持“五明确”,即明确研发时间节点,明确研发人员责任,明确研发内容,明确方案实施,明确试验方案。在课题研发上,坚持四集中,“集中方向、集中资源、集中人才、集中力量”,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在成果现场试验上,做到“三持续”,坚持持续提高、持续完善、持续改进,成果优劣让一线职工来检验。截止目前工作室完成技术革新77项,解决企业生产难题43项,发表技术论文29篇,获得国家专利31项。

  突出辐射带动,增强研学的影响力。工作室积极开展内外部交流活动,承办了中国石油技能专家工作交流等大型活动,与石油石化行业大国工匠、全国劳模进行技术交流研讨。截至目前开展内外部交流107期,交流3085人次。广泛开展与油田内外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协作共建活动,工作室走进12家石油、石化企业,分享创新经验,受众职工近万人。工作室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参加全国总工会举办的“一带一路”上合组织人文交流等大型主题活动,进工厂、进车间、进校园,扩大了工作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功新时代,筑梦新征程。杨海波工作室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按照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三位一体”研学基地建设,着力培养“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工队伍,为大庆油田振兴发展贡献力量,谱写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新篇章!